描述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描述,尤其涉及一種加工中心主軸背景 作為一種重要的機械加工設備,加工中心被廣泛地應用于機械加工過程中;其中, 對于加工中心而言,其主軸結構設計非常重要。在加工中心高速轉動以完成切削加工的過 程中,主軸溫度會升高,且隨著轉速的增加,溫度的升高越明顯;當大量熱量積聚于主軸時, 主軸會發(fā)生嚴重的熱變形,這會嚴重地影響主軸的回轉精度,進而影響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中心主軸,該加工中心主軸結構設計新穎且 能夠有效地避免熱量積聚,即可有效地保證回轉精度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種加工中心主軸,包括有回轉軸體,回轉軸體下端部的中心位置開設有朝下開 口且呈擴口狀的刀柄安裝孔,回轉軸體配裝有軸體外殼,軸體外殼的芯部開設有上下完全 貫穿的外殼套裝孔,回轉軸體嵌裝于軸體外殼的外殼套裝孔內且回轉軸體與外殼套裝孔同 軸布置,回轉軸體的上端部延伸至軸體外殼的上端側,回轉軸體的下端部延伸至軸體外殼 的下端側;軸體外殼的上端側裝設有軸體上端蓋,軸體外殼的下端側裝設有軸體下端蓋,軸 體上端蓋對應回轉軸體的上端部開設有上端蓋套裝孔,軸體下端蓋對應回轉軸體的下端部 開設有下端蓋套裝孔,回轉軸體的上端部可相對轉動地嵌裝于上端蓋套裝孔內且延伸至軸 體上端蓋的上端側,回轉軸體的下端部可相對轉動地嵌裝于下端蓋套裝孔內且延伸至軸體 下端蓋的下端側,軸體上端蓋螺裝于軸體外殼的上端面,軸體下端蓋螺裝于軸體外殼的下 端面;軸體外殼的外殼套裝孔內還嵌裝有從上至下依次排布且分別套裝于回轉軸體外 圍的上角接觸球軸承組、上間隔環(huán)套、中間套管、下間隔環(huán)套以及下角接觸球軸承組,上角 接觸球軸承組包括有正對布置的第一上角接觸球軸承以及位于第一上角接觸球軸承下端 側的第二上角接觸球軸承,下角接觸球軸承組包括有正對布置的第一下角接觸球軸承以及 位于第一下角接觸球軸承下端側的第二下角接觸球軸承,上間隔環(huán)套的下端面與中間套管 的上端面抵接,上間隔環(huán)套的上端部與第二上角接觸球軸承的內圈抵接,下間隔環(huán)套的上 端面與中間套管的下端面抵接,下間隔環(huán)套的下端部與第一下角接觸球軸承的內圈抵接;中間套管的外圓周面開設有沿著中間套管的外圓周面呈螺旋狀延伸的冷卻槽,冷 卻槽的橫截面呈半圓狀,軸體外殼的上端部對應冷卻槽的上端部開設有進液孔,進液孔與 冷卻槽的上端部連接,軸體外殼的下端部對應冷卻槽的下端部開設有出液孔,出液孔與冷 卻槽的下端部連通,進液孔配裝有進液嘴,出液孔配裝有出液嘴;中間套管外圓周面的上端部于冷卻槽的上端側開設有上膠圈嵌卡槽,中間套管外 圓周面的下端部于冷卻槽的下端側開設有下膠圈嵌卡槽,上膠圈嵌卡槽內嵌裝有上密封膠 圈,下膠圈嵌卡槽內嵌裝有下密封膠圈,上密封膠圈和下密封膠圈分別卡裝于外殼套裝孔 的內壁與中間套管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加工中心主軸,其包括回轉軸 體、軸體外殼、軸體上端蓋、軸體下端蓋,回轉軸體嵌裝于軸體外殼外殼套裝孔內,回轉軸體 上端部穿過軸體上端蓋的上端蓋套裝孔并延伸至軸體上端蓋上端側,回轉軸體下端部穿過 軸體下端蓋的下端蓋套裝孔并延伸至軸體下端蓋下端側,軸體外殼外殼套裝孔內還嵌裝從 上至下依次排布的上角接觸球軸承組、上間隔環(huán)套、中間套管、下間隔環(huán)套以及下角接觸球 軸承組,上角接觸球軸承組包括第一、二上角接觸球軸承,下角接觸球軸承組包括第一、二 下角接觸球軸承,中間套管外圓周面開設呈螺旋狀延伸的冷卻槽,軸體外殼開設進液孔、出 液孔,進液孔與冷卻槽上端部連接,出液孔與冷卻槽下端部連通,進液孔配裝進液嘴,出液 孔配裝出液嘴,中間套管外圓周面上端部的上膠圈嵌卡槽內嵌裝上密封膠圈,中間套管外 圓周面下端部的下膠圈嵌卡槽內嵌裝下密封膠圈。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可有效 地防止回轉軸體因熱量積聚而發(fā)生熱變形,即可有效地保證回轉軸體的回轉精度以及加工 中心的加工精度。實施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加工中心主軸,包括有回轉軸體1,回轉軸體1下端部的中心位置開設有朝下開口且呈擴口狀的刀柄安裝孔11,回轉軸體1配裝有軸體外殼2,軸體外殼2的 芯部開設有上下完全貫穿的外殼套裝孔21,回轉軸體1嵌裝于軸體外殼2的外殼套裝孔21 內且回轉軸體1與外殼套裝孔21同軸布置,回轉軸體1的上端部延伸至軸體外殼2的上端 側,回轉軸體1的下端部延伸至軸體外殼2的下端側。其中,軸體外殼2的上端側裝設有軸體上端蓋3,軸體外殼2的下端側裝設有軸體 下端蓋4,軸體上端蓋3對應回轉軸體1的上端部開設有上端蓋套裝孔31,軸體下端蓋4對 應回轉軸體1的下端部開設有下端蓋套裝孔41,回轉軸體1的上端部可相對轉動地嵌裝于 上端蓋套裝孔31內且延伸至軸體上端蓋3的上端側,回轉軸體1的下端部可相對轉動地嵌 裝于下端蓋套裝孔41內且延伸至軸體下端蓋4的下端側,軸體上端蓋3螺裝于軸體外殼2 的上端面,軸體下端蓋4螺裝于軸體外殼2的下端面。進一步的,軸體外殼2的外殼套裝孔21內還嵌裝有從上至下依次排布且分別套裝 于回轉軸體1外圍的上角接觸球軸承組5、上間隔環(huán)套、中間套管7、下間隔環(huán)套以及下角接 觸球軸承組9,上角接觸球軸承組5包括有正對布置的第一上角接觸球軸承51以及位于第 一上角接觸球軸承51下端側的第二上角接觸球軸承52,下角接觸球軸承組9包括有正對布 置的第一下角接觸球軸承91以及位于第一下角接觸球軸承91下端側的第二下角接觸球軸 承92,上間隔環(huán)套的下端面與中間套管7的上端面抵接,上間隔環(huán)套的上端部與第二上角 接觸球軸承52的內圈抵接,下間隔環(huán)套的上端面與中間套管7的下端面抵接,下間隔環(huán)套 的下端部與第一下角接觸球軸承91的內圈抵接。更進一步的,中間套管7的外圓周面開設有沿著中間套管7的外圓周面呈螺旋狀 延伸的冷卻槽71,冷卻槽71的橫截面呈半圓狀,軸體外殼2的上端部對應冷卻槽71的上端 部開設有進液孔22,進液孔22與冷卻槽71的上端部連接,軸體外殼2的下端部對應冷卻槽 71的下端部開設有出液孔23,出液孔23與冷卻槽71的下端部連通,進液孔22配裝有進液 嘴101,出液孔23配裝有出液嘴102。另外,中間套管7外圓周面的上端部于冷卻槽71的上端側開設有上膠圈嵌卡槽, 中間套管7外圓周面的下端部于冷卻槽71的下端側開設有下膠圈嵌卡槽73,上膠圈嵌卡槽 內嵌裝有上密封膠圈103,下膠圈嵌卡槽73內嵌裝有下密封膠圈104,上密封膠圈103和下 密封膠圈104分別卡裝于外殼套裝孔21的內壁與中間套管7之間。在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中,上密封膠圈103和下密封膠圈104對冷卻槽71進行防 漏密封,進液孔22所配置的進液嘴101通入冷卻液,冷卻液經由進液孔22而進入至冷卻槽 71內,冷卻液沿著冷卻槽71向下流動并最終經由出液孔23以及出液嘴102而排出;其中, 本實用新型的中間套管7套裝于回轉軸體1外圍,回轉軸體1因高速轉動作產生的熱量能 夠快速地傳導至中間套管7,傳導至中間套管7的熱量可被流經冷卻槽71的冷卻液快速帶走。通過上述冷卻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防止回轉軸體1因熱量積聚而發(fā)生熱變形,即可有效地保證回轉軸體1的回轉精度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新穎且能夠有效地避免熱量積聚的優(yōu)點,即可有效地保證回轉精度以及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實施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文由海天精工整理發(fā)表文章均來自網絡僅供學習參考,轉載請注明!